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

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凤凰楼:凤凰楼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沈阳故宫景点推荐之凤凰楼:凤凰楼历史背景、用途介绍!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后妃居住之处。位于中路崇政殿北的高台之上。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风俗,部落里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 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了望。

迁居平原城市之初,他们仍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建在特意筑起的近四米的高台之上,但大政、崇政两座殿却建在平地。这种“宫高殿低”的情形,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正好相反,人们也将其视为沈阳故宫因满族风格而形成的特色之一。

修建寝宫的这处高台,很像是一座城堡。下面是从平地起建的近四米的高墙,在台上面又有两米多高的围墙,两墙之间有宽二尺左右的间隔,成为环围墙而设的夜间巡逻“更道”,站在更道内时外墙正好到齐胸的高度,与城上防守的掩体“女墙”十分相似。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只要退至台上防御,敌人短时间内是攻不破的。

进出这座皇宫城堡的通道,就是其南侧正中的凤凰楼。这是一座进深、面宽均为三间的三层歇山琉璃瓦顶的楼阁,屹立在高台之上,其下层明间是进出寝宫区的通道,前有二十几级台阶通往台下地面,只要关上大门,帝后寝宫区就成为一座居高临下的森严城堡,因此,凤凰楼的功能也很像是一座居高而建的城门楼。

在皇太极时期,凤凰楼是皇帝后妃们夏日观景纳凉之处,史书中还记载当时清太宗也曾在这里召集诸王贝勒读书讲史。由于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 高而且 漂亮的建筑物,从城里的各方位都能望得见,所以成为沈阳城着名的景观,“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也列入其中。又因为站在凤凰楼上可以看到全城,所以清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来沈阳时,都要登楼观景,赋诗咏怀,至今楼内仍然保留着按乾隆题御笔手迹制作的黑漆金字诗匾。

从乾隆年间起,凤凰楼还被用做存放一些重要的宫廷文物,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实录》。乾隆八年(1743年),皇帝为尊崇盛京开国宫殿的地位,命将太祖至世宗(雍正)五朝满汉文国史《实录》,各缮写一部送往盛京收藏,即放于凤凰楼上、中层的三十顶大柜之中,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移至崇谟阁。二是“圣容”和“行乐图”,即皇帝画像。

其中身着朝服于宝座上端坐的“标准像”称为“圣容”,而读书听琴、骑马射猎等带有生活场景的称“行乐图”,也是乾隆皇帝特旨命送至盛京“供奉”。至光绪年间楼内共有太祖努尔哈赤至穆宗(同治)历朝皇帝圣容各一份,乾隆、嘉庆、道光行乐图共十三份,都精心收贮在特制的大画箱中。三是清初皇帝玉玺。

原藏于北京交泰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奉旨移往盛京凤凰楼,共有“大清受命之宝”等十颗,乾隆曾亲撰《御制宝谱记》述其事原委。这些皇帝画像和玉玺,都属于清宫中 重要的文物,其政治意义远胜于飞龙、翔凤阁中的古董珍玩,由此也可见凤凰楼在清代沈阳故宫中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般称皇帝处理政务,举行国家典礼的建筑为“殿”,而称帝后居住的建筑为“宫”。满族人建立政权之初,其语言中还没有与汉字“宫”相对应的词汇,只是用与汉字相同的词“boo”来代替,反而显得更加形象,因此,沈阳故宫崇政殿后高台上的内廷,实际上也就是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在这个区域里,共有七座宫,两侧是六座配宫,正面居中而建、坐北向南的是中宫清宁宫,即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居住之处,这里是整个宫殿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