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在辛亥革命后的编制情况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0月29日,阎锡山率领所部参加太原起义。起义胜利后,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并组织了山西军政府。 1912年2月,经袁世凯北洋政府核准,阎锡山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山西陆军 1师,孔庚任师长,辖步兵 1旅,孔庚兼旅长;步兵 2旅,刘樾西任旅长,师直辖骑兵闭、炮兵团各一个;另辖工兵、辎重各一营。
1913 年5月, 1师出防包头,省城另编成“中央 2混成旅”。不久, 1师改为中央陆军 9师。9月, 9师改为 13、 14混成旅。1915年7 月,阎锡山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混成团。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派为争夺北洋首领地位和北京政府的中央大权,彼此展开激烈的角逐,并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三大军阀派系。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投靠了段祺瑞。
1917年8月,在段祺瑞的支持下,阎锡山趁机扩编军队,充实力量, 将原来所属的部队扩编为4个混成旅和2个混成团、2个骑兵团及1个 炮兵团等部队。9月3日,北洋政府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长。
阎锡山掌管山西军政大权后,一面倡导“保境安民”,置身于军阀纷争的波涡之外;一面推行“六政三事”(“六政”系水利、种树、蚕桑、禁烟、 剪发、天足;“三事”包括种棉、造林、畜牧),实施“村制”和“村本政治”。
在改良农林水利以及畜牧等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实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充军事实力(扩充军队和发展军事工业齐头并进)。1918 年秋,阎锡山又在学兵团训练队的基础上,成立了 9、 10两个步兵团,属 4混成旅建制。
9团团长由商震兼任,荣鸿胪任中校团副, 10团团长由原 1团团长蔡荣寿担任,杨爱源升任 1团团长。这两个团的一切人事、经费、教育等,均由督军署直接领导。至此,扩编以后的山西总兵力,达10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2个混成团以及4个炮兵营、5 个特种兵营,约2万人左右,拥有各种枪支1万多支,炮数十门。
阎锡山督军山西扩编部队后编制序列(1917 年〜1918 年)
山西督军 阎锡山
1混成旅 旅长 商震
↓
1团 团长 蔡荣寿
2团 团长 王嗣昌
炮兵营 营长
2混成旅 旅长 马开崧
↓
3团 团长 张治垚
4团 团长 谢濂
炮兵营 营长 张培兰
3混成旅 旅长 孔繁蔚
↓
5团 团长 刘树藩
6团 团长 应芝
炮兵营 营长 顾祥麟
4混成旅 旅长 赵戴文
↓
7团 团长 龚凤山
8团 团长 丰羽鹏
9团 团长 荣鸿胪
10团 团长 蔡荣寿
炮兵营 营长 李振万
1混成团 团长 李维新
2混成团 团长 傅存怀
骑兵 1团 团长 路福保
骑兵 2团 团长 孔祥麟
炮兵团 团长 周玳
工兵营 营长 杨澄源
机关枪营 营长 关颖凯
卫队营 营长 朱灵昭
宪兵营 营长 张建
以上就是辛亥革命后晋军的编制了,下一篇:晋军在 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下一篇:晋军在 二次之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推荐→晋军在民国各大时期的编制情况:
晋绥军在北伐战争后的编制
晋绥军在中原大战后的编制
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编制
晋绥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编制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介绍
民国20大派系军阀介绍(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