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

宋明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刘彧(439-472年),字休炳,小字荣期,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南朝宋第七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

刘彧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即位,年号泰始。任贤用能,平定四方叛乱;后期宠臣阮佃夫专擅威权,货赂公行;府库为空,百官并断禄俸,奢靡益甚。喜好鬼神,颇多忌讳,奢侈无度,忍虐好杀,虑太子稚弱,屠杀宗室大臣,王朝自此而衰。泰豫元年(472年)驾崩,谥号为明,庙号太宗。

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

沈约《宋书》:“圣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称先王,盖由遗训余风,足以贻之来世也。太祖负扆南面,实有君人之懿焉,经国之义虽弘,而隆家之道不足。彭城王照不窥古,本无卓尔之资,徒见昆弟之义,未识君臣之礼,冀以此家情,行之国道,主猜而犹犯,恩薄而未悟,致以呵训之微行,遂成灭亲之大祸。开端树隙,垂之后人。虽天伦之重,义殊凡戚,而中人以下,情由恩变。至于易衣而出,分苦而食,与夫别宫异门,形疏事隔者,宜有降矣。太宗因易隙之情,据已行之典,剪落洪枝,愿不待虑。既而本根无庇,幼主孤立,神器以势弱倾移,灵命随乐推回改。斯盖履霜有渐,坚冰自至,所从来远也。”

北宋的司马光评论:“帝猜忍奢侈,宋道益衰”、“夫以孝武之骄淫、明帝之猜忍,得保首领以没于牖下,幸矣,其何后之有?”

萧梁的史家裴子野评论:“景和(刘子业)申之以淫虐,太宗易之以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苟且,朝无纪纲,内宠方议其安,外物已睹其败矣。”

毛泽东点评历代君王时这样评价休炳:南朝宋明帝刘彧——登基“可谓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