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四郡是指哪四个郡
河西四郡,指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行政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一带。
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12月登基,斯时国内矛盾逐渐平息,国家财力得到空前发展,有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再也不肯对匈奴采取忍让的态度。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相当于摄政王角色的窦太后去世,二十岁的汉武帝开始柄政,在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后,他于公元前133年开始了对匈奴的战争。
从此在他柄政期间,对匈奴大的战争进行了二十余次。卫青、霍去病、李广、赵破奴,赵充国,等等,都是抗击匈奴的名将。大约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进击中,匈奴浑邪王 了休屠王,带领四万部众投降汉朝。
汉武帝于公元前121年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公元前111年设立张掖郡,公元前88年设立敦煌郡。这就是有名的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武威郡
武威郡,简称雍、凉、雍凉。古称雍州、凉州,别名赤乌镇、都野、盖臧、休屠、屠各、姑臧、雍州(新朝),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
从凉州皇娘娘台遗址丰富的齐家文化文物看,武威郡在4000年前就率先进入的青铜时代,姑臧城的建城史已有4000年的历史,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为展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而得名。
武威郡一度是西北的金融中心、外贸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宗教中心。西北首府、六朝古都,天下要冲,国家蕃卫、梦幻凉州之称。
武威郡从西汉至唐用过雍州、凉州、武威、西凉等名作为行政区划,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隋末的大凉、温末、六谷吐蕃、西夏(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而后为西夏陪都,是古西北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中心,一度是北方的佛教中心。
张掖郡
张掖郡,原为匈奴昆邪王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东部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西汉后期治觻得县(在张掖市甘州区西北),属凉州刺史部。领十县:觻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靬、番和、居延、显美。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甘肃省永昌县以西、高台县以东,以及内蒙古额济纳旗,治觻(角乐)得县,觻得在今张掖市西北。汉平帝元始二年有24352户,88731人。
酒泉郡
酒泉郡,郡名。前121年(元狩二年)置酒泉郡。辖黄河以西的匈奴休屠王、浑邪王故地。是河西四郡中 早设立的一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敦煌郡。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建郡立县,在今酒泉市境内设福禄,乐涫二县,并隶始置之酒泉郡。郡驻福禄县[既今酒泉市],领九县,以郡隶凉州刺史部。
敦煌郡
敦煌郡,一作炖煌郡,郡名,又名晋昌郡。汉王朝于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区归酒泉郡管辖。分武威、酒泉两郡之地,设张掖、敦煌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西部置。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属凉州刺史部。 初的敦煌只是一个很小的郡,但它的发展很快,领六县: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其东以籍端水与酒泉郡为界。重大意义:敦煌为盛大之意,秦末汉初时为大月氏所居之地。后月氏为匈奴所逐,敦煌一带成为浑邪王领地。直到东汉的班超,终身经营西域,暮年向朝廷恳求还乡,说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