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导火索是什么安禄山的真实身份
一场叛乱葬送一个盛世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国相杨国忠为借口,联合同僚旧友史思明率军反叛,在范阳起兵。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一度攻占长安、洛阳,并在洛阳称帝,史称安史之乱。
终,随着唐王朝军队的进攻以及安禄山集团的内讧,公元762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但是,唐朝却从此走向衰落。
在那段盛世时光的相关研究中,安史之乱的复杂起因一直是史学家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这场影响深远的叛乱,注定了它复杂的源头。
在探讨这场史上 著名的叛乱之时,我们有必要借助叛乱的发起者的其人其事,来走回到那段历史。
安禄山其人其事
安史之乱的挑起者安禄山,其父为胡人,其母为突厥人。安禄山幼年丧父,30岁之前混迹边疆地区,以经商为生,30岁那年步入军旅。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安禄山平步青云,官至三镇节度使,手握几十万精兵。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长官,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据史料记载,安禄山为人狡黠奸诈,凶狠歹毒,十分好斗。手握地方霸权的安禄山拥兵自重,不断与朝中各种势力争权夺势。而其在平日刻意网罗的众多文臣武将,也成为他 终反叛的依靠力量。
安禄山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引起了朝中大臣的警惕。先后有多位大臣向皇上进谏,挑明安禄山的反叛之意,但是善于谄媚的安禄山总能在言语之间打动唐玄宗,让自己转危为安。深得玄宗宠信的安禄山唯恐夜长梦多,在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决定反叛。
755年,安禄山假拟圣旨讨伐国相杨国忠,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震撼历史的叛乱。清君侧本是一种正义之举,借指清除皇帝身边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败坏朝纲的坏人,但是却往往成为叛乱者反抗中央政府的借口。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以“清君侧”为幌子的反叛路上,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安禄山只是其中一员而已。
755年11月,安禄山亲率十几万大军从范阳起兵,挥师南下。此时的唐王朝,由于朝中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唐玄宗不理朝政,纵情酒色,朝政渐渐荒废。而外重内轻的藩镇割据制度让中央集权已是岌岌可危。
唐玄宗一直对安禄山非常信任,即使身边有人时常提醒,也万万不相信安禄山会叛乱。因此,安史之乱初期,毫无军事准备的唐王朝节节败退。等到反应过来开始回击之时,安禄山已是势如破竹。
次年初,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一路披荆斩棘的安禄山一直攻到潼关,潼关失守,京城长安已毫无屏障,唐玄宗只得率亲信出逃至成都。
进入长安的叛军以为天下已定,开始夜夜笙歌。而在皇宫中做着春秋大梦的安禄山因其暴虐的性格已是众叛亲离。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 死,安庆绪随即继位。
坐上大燕皇帝宝座上的安禄山曾经是怎样的踌躇满志。但人算不如天算, 终,安禄山为其子所 ,多年奔忙换来的只是黄粱一梦。
叛乱之行后有来者
说起安史之乱,在理顺安禄山的来处之时,我们也必须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史思明。
史思明,突厥人,与安禄山是同乡,也是一拍即合的“同道中人”。靠着其坑蒙拐骗的绝技,史思明在军中也是扶摇直上,成为安禄山的左膀右臂。安史之乱爆发后,史思明率领自己的队伍在征战途中和安禄山遥相呼应。
安庆绪即位后,史思明屯兵范阳,不听差遣,安史集团开始逐渐分崩离析。不久,走投无路的史思明投降朝廷,在得不到信任之后再度反叛。759年,史思明 死安庆绪后自称大燕皇帝。但是和曾经同为大燕皇帝的兄弟——安禄山一样,史思明的命运也是不得善终。
761年,史思明在进犯长安的途中被其子史朝义和他的部下 死。发起安史之乱的两人 终走向了一样的归宿。
但是,史朝义的美梦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不断与唐王朝对峙的军事战争中,仿佛命运的轮回,史朝义同样遭遇了众将士的叛离,而唐朝廷在借助外族兵力以及本朝得力干将的奋勇 敌中,将史朝义的部队逐一击溃。
762年,面对不可挽回的颓势,无路可走的史朝义自缢于林中。随着他的死亡,历时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而此刻的唐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数年繁华之后,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日渐衰微。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集权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地方藩镇势力不断壮大,彼此之间相互攻击,社会动荡不已。
寻根只为总结教训
虽然安史之乱只持续了七年,但是在这七年中,万千生命死于战乱,经济亦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其后日益严重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以及党派之争, 终把大唐盛世推向了不归之路。
面对着这场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叛乱,追究其成因似乎成为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传统资料中倾向的说法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融让这场叛乱趁机而起。
有人称,安史之乱始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唐朝前期盛行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的制度。唐朝初年面对着当时人口迁徙、土地大量荒芜的局面,由国家出面将无主土地分给小农耕种,数年之后归己所有。
唐玄宗后期,均田制的破坏让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无着。而统治阶级的腐朽加深了其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混乱为安禄山起兵带来了 佳的背景。
也有人称,安史之乱的性质其实是唐朝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势。唐玄宗后期,玄宗本人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致使大权旁落。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趁机独揽大权、为所欲为。而与杨国忠隔阂已久的安禄山也是拥兵自重。朝中各种势力相互倾轧, 终导致了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的公报私仇的行动。
而不可回避的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也极其严重。太宗时期平定的东突厥及契丹各族被内迁至河北一带,使河北成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与汉人相互仇视。而身为少数民族的安禄山以此为借口,不断煽动异族叛乱, 终挑起战争。
在安史之乱起因的众多说法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 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地方割据势力的不断膨胀。
随着唐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中央开始派遣节度使管理边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渐渐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安禄山更是身兼三地节度使,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庞大的势力范围,这也成为他 终能够起兵反叛的有力支撑。
一个盛世王朝,在历经七年的浩劫后终于一蹶不起,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背影。其中的因由,怕是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能说得清的。而其事件的深刻背景,怕也不是一方面的原因就足以支撑的。
安史之乱的爆发, 终葬送了大唐盛世的美好前景。古语云:“诸行无常,盛极必衰。”对于唐王朝的这场劫数,自然有它发生的必然因素所在。
在那样一个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一场叛乱的产生,一个时代的终结,其原因必是纷繁庞杂的,绝不是一节一环就能造就和促成的。追究这场叛乱的起因来,不管结局如何,只是为了给曾经的兴盛时代作一个注解,为了不忘后事之师的缘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