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历史

京师大学堂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 京师大学堂的意义是什么?

京师大学堂简介:京师大学堂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是什么?京师大学堂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京师大学堂简介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912年5月之前使用的旧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

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师范馆为北京师范大学(以及由北京师范大学临时西迁中创办的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成立背景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一次割地高潮,中国又一次面临被瓜分亡国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认为,要救亡,只有学习外国,实现变法维新,而维新,必须从废科举、立学校开始。

在康有为、梁启超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7月3日,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吏部尚书孙家鼐被任命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曾出任多国公使的许景澄和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分别出任中学和西学总教习。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国家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京师大学堂就是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

自科举制度和国子监相继取消以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惟一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管理机构,也成为科举取士制度的替代品。

1904年京师大学堂进士馆开学,招收了最后两批科举进士,即癸卯科(1903年)进士80余名和甲辰科(1904年)进士30余名入学;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可见,京师大学堂继承并替代了科举制度和国子监,是古代取士制度与高等教育向现代演进的承上启下者。

因此,很多学者如胡适、季羡林、冯友兰、周培源、任继愈、萧超然等都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中国自汉代太学以来国家最高学府的惟一正统继承者,甚至北大的历史可以因此上溯到两千多年前汉武帝设立太学之时。

京师大学堂和京师同文馆的区别

一、创办时间不一样

京师同文馆是1862年8月24日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则是1898年7月3日创办的。

二、目的不一样

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有着极强的“急用现学”目的。京师大学堂则是希望可以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

三、课程设置不一样

京师同文馆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

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法,分普通学科和专门学科两类:普通学科为全体学生必修课,包括经学、理学、掌故、诸子、初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文学、体操10科。

专门学科由学生任选其中一或两门,包括高等算学、格致、政治、地理、农矿、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学等科。另设英、法、俄、德、日5种外语,学生凡年在30岁以下者必须修一门外语;30岁以上者可免修。

京师大学堂的意义

京师大学堂创建于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之中,是我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

成立之初,行使双重职能,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00年,京师大学堂先遭义和团冲击,后被八国联军德、俄侵略军占为兵营,校舍、书籍、设备严重毁坏,大学堂被迫停办长达两年。

1902年1月,战事平息后,清廷下令恢复京师大学堂,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张百熙因时制宜,首先举办速成科,速成科分为仕学馆和师范馆,于1902年10月14日开始招生,并于当年12月开学。

京师大学堂与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山西大学前身山西大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四川大学前身四川中西学堂、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属同时期的近代新式高校。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政府并没有对大学堂给予充分的投入,而自从国子监和科举制度取消、京师大学堂成立以后,京师大学堂即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机构,加上各方之优秀士子投身京师大学堂,从职能、学统等方面均显示出京师大学堂与国子监之间的传承,因此不少学者皆认为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太学的正统继承者。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使用的旧名。除北大之外,也有其他学校可溯源自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曾举办速成科和预备科,速成科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其中,后者即是今天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后开办分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之一。